粉煤灰综合利用

淄博淄川: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推进固废资源化利

 

人民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鲁中网2月8日讯(记者许新哲、通讯员邱惠清、白晓、赵金刚)近日,淄博市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综合利用淄博市工业资源基地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对赤泥、再生资源、工业废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提出明确要求。作为淄川区传统的老工矿区,煤矿、建材、陶瓷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占比较大。工业固体废物大量堆积,污染环境,制约经济发展。如何处理工业固体废物一直是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课题。

2020年以来,淄川区坚持人才创新引领,通过引进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高层次人才、产学研合作,加强固废资源化创新主体建设和科技项目实施,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成本三个目标。

赤泥的资源化利用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一种工业固体废物。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累计库存超过5亿吨。山东省赤泥存量接近3亿吨,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目前受处理技术、成本等因素制约,目前赤泥综合利用率还不到4%。大量赤泥堆积不仅需要大量土地,而且可能对环境造成灾难性影响,已成为制约氧化铝产业发展的世界性难题。

2020年7月,淄川区引进广州大学固废专家陈中平教授。陈教授在前期研究开发的基础上,对山东赤泥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物理、化学成分,通过大量理论研究和27000多组室内正交实验,在替代传统水泥基胶凝材料的基础上,研制出复合赤泥功能改性聚合物激发材料。 ,还可降低综合成本20%以上,综合经济优势显着。同时可实现赤泥的大规模工程应用。据初步估算,每年可吸收赤泥500万吨以上。大规模囤积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了氧化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陈中平教授因该项目荣获“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荣誉称号。该项目得到了齐鲁交通、山东高速的大力支持,即将在山东湛林高速、济高高速等处推广,示范应用为我省赤泥资源化利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2020年第13届淄川100专家行期间,日本将作为特邀专家之一 院高维军院士工学博士于2020年7月与淄川区企业合作成立淄博坤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固废回收的生产与研究。针对淄川建材、陶瓷企业等多个行业的特点,固废回收再利用项目分为四期,一期固废砌筑到工程砖,二期果蔬农残转有机肥,第三期果树植物根茎石墨提取制备,到第四期淄博市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建立。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通过多渠道收集、集中处置、资源化利用,实现建筑垃圾变废为宝,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者合一的理想目标。

煤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淄川区是一个煤矿老城。固废处理的问题是,大量的煤矸石和煤渣无法处理,堆积如山,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

淄川区正在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山东宝山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北大学田健教授团队合作成立无机盐与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以功能性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关键核心装备研发制造为重点主要研究方向,结合淄川区的区域、资源、产业和经济特点,以发展低碳、节能、环保、高性能、功能性建筑材料为主线,煤矸石、粉煤灰,针对烟气脱硫石膏、煤气化灰、煤液化渣等煤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大力研究开发煤资源化利用共性、关键和核心技术。以固废建材为基础,突破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瓶颈建立了建材行业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工艺体系,在国内建材行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提高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依托淄川区固废资源,打造地方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

以此为契机,淄川区将以此为契机,加大技术领先和技术支撑力度,重点打造水泥和新型建材两大产业链,带动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规模化、集聚发展,最大限度释放固废资源化利用的节能减排效益,有利于加快淄川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